6686体育

当前位置 > 6686体育 > 公众参与 > 正文

“融融护江”志愿服务队开展研学行

豚欢童乐游长江

时间 : 2023-08-19     来源 : 中国环境APP     作者 : 李莉 扬环宣     点击 : 次     

       一群来自江苏扬州江都区丁沟镇的25名特殊孩子, 日前,走进了长江三江营段,参与了“红色+绿色”江豚研学行。活动由扬州市生态环境局牵头,联合了扬州市江都区江豚保护协会与江都区丁沟镇退役军人服务站,让孩子们在退役老兵与江豚保护志愿者的陪伴与引导下,接触平时在课堂上学不到的新奇事物,学习江豚等水生动物知识,身临其境地感受自然,拥抱自然。


       一进大门,高耸的三江营革命烈士纪念碑就像英雄的不屈脊梁,老兵张明海缓缓叙说着渡江战役的红色过往。虽很多是小小的故事,但在孩子们心中留下深刻印象。他们时而驻足聆听,时而与老兵宣传员询问交流,言语中透露出对革命先辈英雄事迹的感动和敬仰。懵懂的眼神中,多了一份敬畏,英雄的力量,在血脉中延续。

       盛夏时分,三江营湿地公园草木葳蕤,蝉鸣声声。江堤两边,密密的芦苇散发出夏季特有的清香。左岸,低洼的湿地中荷花飘香,五彩缤纷的花儿尽情绽放。一列小小的身影在这里快乐地前行,来到路的尽头,一座红色三江营雕塑赫然在目。很多孩子是第一次走近长江,向远处望去,是宽广无际的长江,隐约可以看见对面的五峰山。江面上,一艘艘轮船穿梭往来,不时传来鸣笛声。

       “这就是长江啊”“轮船好大呀”“江豚呢”来到长江边,孩子们欢呼雀跃。“大家快看,就在那艘大轮船的船头有江豚”,扬州市江都区江豚保护协会会长李华荣引导着孩子们观测江豚。他说道,“在大大的轮船面前,江豚可太小啦。它们的生存空间被人类挤压,还有可能被螺旋桨伤到。”听到这里,孩子们脸上露出难过的神情。孩子们看着远处的江豚,不禁联想翩翩,“江豚是我们的好邻居,我想把它带回家,喂它鱼吃”“这里是江豚的家,我想牵着它,一起去旅行”……


       江都区渔民驿站是集政策解读、帮扶退捕渔民转产创业、弘扬鱼文化以及提供给渔民娱乐休闲的好地方,体现了绿色、生态的气息。

       孩子们一进驿站就被站内布置的各种鱼文化作品所吸引。有上万年的大麦地岩画拓片《双鱼图》、真鱼拓画《相濡以沫》与江都漆画《年年有鱼》,甚至还有活体娃娃鱼、鳄龟等。李华荣拿着地方特色渔具“多袋网”、“抹滩网”、“赶罾子”,讲述着当地渔民的智慧与捕鱼的记忆。

       孩子们走到二楼的露台上,看到了凌霄花开得正旺盛,江豚形状的水池里鱼儿游动,几个小伙伴坐在秋千架上荡秋千,笑声传出很远很远。葡萄架上的葡萄和无花果成熟了,李华荣亲自爬到高处为大家采摘,果子吃在嘴里虽然有些酸,但孩子们的心里是甜甜的。

       最后孩子们体验了现场制作扬州雕版印刷《百家鱼》,历代书法家所书写的部分“鱼”字,一下子跃然于宣纸上,各不相同,仿佛是长江里形态各异的鱼儿在游动。李华荣现场进行的鱼拓展示,更是让孩子们脑洞大开,古老“印刷”术下的鱼模样栩栩如生,孩子们纷纷亲自动手尝试。

       研学行的最后一站是位于江都区大桥镇老街的扬州市水生生物科普教育基地。走在老街的石板路上,孩子们手拉手,蹦蹦跳跳。虽然他们并不懂得老街的沧桑历史,但他们的到来,使老街瞬间充满了活力。孩子们在老街向周边居民发放江豚保护宣传单页,他们像一个个微笑天使,把绿色环保、生态保护的理念种传递到寻常百姓的家中。

       水生生物科普教育基地到了,“哇,这就是江豚。”孩子们一拥而上,把母子江豚雕塑团团围住,他们轻轻抚摸着江豚,不住地惊叹。在现场孩子们聆听着江豚的故事,并亲手印刷《万福江豚》的雕版画,江豚就这样悄悄住进了孩子幼小的心田。“咔嚓,咔嚓”,一张张稚嫩的笑脸与江豚微笑天使的笑脸融合在一起,那么美,那么欢畅。
6686体育 6686体育集团官网 6686体育 6686体育集团官网 6686体育 6686体育集团官网